当前位置: 开云手机官方网站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教育科学系李国强副教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讲座
2015年01月04日 15:19 佚名 点击:[]

为配合学校本学期“学术活动周”工作,2014年12月23日晚上7:00——9:00,教育科学系在学校新图书馆415多媒体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学术讲座,主讲人为李国强副教授,讲座主题为:“当代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和学校各系部部分师生约200人参加了报告会。

李国强副教授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现象和相关研究文献提出,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Mills语),可以为我们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深刻而富有启发的理解视角。对心理健康问题作出社会学的理解,主要涉及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学解释、心理健康问题实质的社会学解释等问题 。一是如何把握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前提,涉及社会学结构功能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解释论)等理论的基本立场;二是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学理解,主张:在当前我国发生深刻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应处理好适应标准与发展标准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与理解方面更应重视个体、群体的分层、差异与多元;宜从社会建构的视角理解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与应用;三是提出按照社会学的范式与解释框架,人是嵌入和成长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由社会所定义和控制。以此思路求解心理问题,便构成了一种社会学的解释传统和方式,其中以功能主义、冲突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解释为代表,还包括微观取向的符号互动论解释,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社会学意义。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成因主要来自各个层次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因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其实质,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基于社会学的立场,应该重视对所谓“心理问题”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自觉摈弃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非人文”因素。主张个体应努力超越环境的约束,努力成为大写的“人”!

李国强副教授的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和视频材料讲解,深入浅出,并解答了同学们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的若干提问。讲座取得预期效果。

系行政办

二О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上一条:“教改课题的选题、论证及其研究”--刘超良教授学术讲座

下一条:教育科学系王向文博士举办民国时期湖南教育家的办学精神学术讲座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教育学院 邮编:417000 联系电话: 0738-8312819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氐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