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本站开云手机官方网站|机构设置|通知公告|综合新闻|党建工作|制度管理|项目管理|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学术活动|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本站开云手机官方网站>>综合新闻>>正文

转: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规划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2008-02-26 10:14  

转:

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对策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规划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近日,全国社科规划办召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规划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单列学科管理工作。

会议认为,2007年单列学科规划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提高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三个单列学科规划办的上级主管部门教育部、文化部和军事科学院对单列学科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在工作开展、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单列学科规划办的工作同志,积极投入,不辞辛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二、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单列学科规划办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管理的意见》和新修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名称和评审周期,完善项目评审办法,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强化项目中期管理,加大成果宣传力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探索规律、创新经验。单列学科规划办积极探索规律,结合单列学科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课题组、专家组、规划办相结合,实现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研究和成果利用。四、注重质量,成果丰硕。单列学科规划办以生产优秀成果为目标,加强项目全程管理,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一些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良好社会反响,一些应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党和政府决策。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单列学科管理工作。单列学科同哲学社会科学其它学科一样,其管理工作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的重要舞台,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重要平台。要充分认识单列学科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满腔热情地做好工作。要做好单列学科管理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理论创新,重点资助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拿出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优秀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服务。

会议强调,为进一步推动2008年单列学科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要做到三个突出,即单列学科管理工作要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对策。突出特色就是要立足单列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本学科的主要任务、面对的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定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突出重点就是要紧紧抓住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资助和研究,选题不能过于宽泛。突出对策就是课题研究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难题,要务实管用,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第二,要狠抓质量。质量是生命,是导向,我们要把精品意识贯穿全部管理工作的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着力提高课题申报质量、立项质量和成果质量,真正拿出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研究成果。第三,要转变文风。要鼓励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最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阐述清楚,便于受众明白和掌握,便于实际工作部门采纳及运用。第四,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单列学科要加强经费预算管理,用好用足资金,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在项目申报评审时间、项目资助强度上与全国社科规划办统管项目基本保持一致;把好立项入口关和结项出口关,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大力推动精品力作生产;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办好各单列学科《成果要报》和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单列学科栏目。

全国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同志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李文清同志通报了2007年三个单列学科工作有关情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2007年的工作情况和2008年的工作计划。

关闭窗口
· 科研与社会服务处2023年12月工...
· 发明专利转让公示
· 科研与社会服务处2023年11月工...
· 发明专利转让公示
· 关于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
·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湖南省自...
· 转发:关于推荐工程系列中级职...
· 开云(中国)关于认真做好2...

地址: 明德楼412、413、414、415 | 邮编: 417000 | 电话/传真: 0738-8326910 | 邮箱: kjc8326910@163.com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