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情况自查报告
一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直属的独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马列部,1999年合并于社科系,2006年从政法系独立出来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6年1月学校院系整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我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下设“思想品德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形势政策与实践教学教研室”3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研室和1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并设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2个研究所。我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28人、校内外兼职教师14人、教辅人员1人,共计43人。专、兼职教师中博士14人,硕士21人,本科7人;教授1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政工师1人,讲师12人,助教2人。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总体上比较合理。
二 我校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情况汇报
(一)认真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对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到位。
学校党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深刻领会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到位,并以执着的信念、坚定的信心,决心攻艰克难,勇于创新,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
2、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我们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推动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系统规划,整体推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认真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学难关,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思想理论教育渠道,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按上级要求认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目标任务。
3、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建设。
(1)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体系。一是大力推进统编教材使用,我们一直坚持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二是积极组织组织教师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相配套的教师参考书、疑难问题解析、教学案例解析、学生辅学读本等教学用书,更好地促进统编教材的使用。
(2)切实提高专职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体系。我们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统筹规划培训内容,系统设计培训形式,强化教学科研骨干培养,推进择优资助及国内高级访学计划,实施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骨干培养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支持教学科研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到相关部门挂职或实践锻炼,探索运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运用微信公众账号开展微培训,增强培训灵活性、时效性,扩大培训覆盖面;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岗位,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任职标准,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和先进人物等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主要领导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选拔优秀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动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聘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3)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建设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积极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方法,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试点探索,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理论研究,开展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和辩论,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加强对不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的研究;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学分规定,不以任何形式变相压减课时;合理设置教学规模,推行中班教学,班级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00人;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实施教师听课互评互学制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摩活动;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4)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我们着力培育学生理论骨干和理论社团,加强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积极举办理论学习夏令营,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引导,每个理论社团配备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着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实施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作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理论学习讨论会,让学生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健全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建设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优秀调研报告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
(5)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我们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培养工作,大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才;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定期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摘发参考资料;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普及教育研究。
(6)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测评工作体系,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观测点,即时动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测评机制;健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了教学和科研评价方式,将课堂教学质量等作为重要评价标准,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引导和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积极选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优秀团队,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激励办法。
(7)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建设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条件保障体系。我们注重加强机构建设,研究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切实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使之成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科学规范建设,规范二级机构职能定位,统一管理全校本专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强二级机构领导班子建设,保证班子成员都是中共党员,且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投入力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的条件保障,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并随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学校按本硕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列支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培养培训费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确保教师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平均水平;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办公环境,努力改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施。
(8)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先发展。我们确立了学校党委书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体制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切实负起了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确保了学校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落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
4、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适应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学校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完善思政课成绩考核评定机制和考评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建立健全思政课建设的条件保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2015年,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列为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支助金费3 0000元,并在教学条件、教学保障上予以重点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严格按标准有序进行
1、建立健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建立了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会议决议能够及时落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开现场办公会至少1次,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学校宣传、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处)、财务、科研、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构建设和专项经费到位。我们严格按教育部要求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齐了二级机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都是中共党员,且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院系同等配备办公用房和教学设备、基本图书资料、国内外主要社科期刊、声像资料、教学课件以及办公设备等,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学校基本按要求落实了“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的规定,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明确,专款专用。
3、教学管理上,在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成果等方面均严格按标准予以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评价制度等。教学档案齐全。严格按照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的规定,根据学校培养人才层次,落实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无挪用或减少课时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严格按规定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本统编教材。“形势与政策”课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组织教学,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课堂规模一般按100人左右班级教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基本覆盖全体学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列入校级教学成果类奖系列评选之中,并积极组织推荐参评校级以上教学评选活动。
4、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管理,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选配、培养培训、职务评聘、经济待遇、表彰评优等方面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优先地位。我们严格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无学术不端、教学违纪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基本按师生比1:350—400配备;要求兼职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按学校有关规定考核合格;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新任专职教师必须参加省级岗前培训。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积极参加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或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学校每年对全体教师至少培训一次;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每人每4年至少一次;鼓励支持专职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学位。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制定实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发挥积极作用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应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的平均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先评优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了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5、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术支撑。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外,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没有办其他本科专业。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规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至少承担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参评各种科研成果奖等。
6、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学校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完善思政课成绩考核评定机制和考评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015年,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列为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支助金费3 0000元,并在教学条件、教学保障上予以重点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要成绩
(一)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良好
2009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获湖南省教学团队立项,并于2012年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验收合格。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7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们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科学整合和动态管理,有4位教师先后退休或调离团队,但同时添补了8位年轻教师,其中有4位在读博士,4位硕士,使团队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学缘合理的结构特点,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学队伍。原团队主持人姜正国教授被评为“湖南省教学名师”,后续主持人彭朝阳教授获开云(中国)2011年首届“庄胜教学奖”,现主持人范大平教授2次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成员胡志方博士被评为2011年“湖南省‘形势与政策’课优秀专任教师”、胡云生副教授被评为2011年“湖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开云(中国)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杨国辉副教授被评为2011年“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蒋乐蓉副教授2012年获开云(中国)第二届“庄胜教学奖”。
(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1、建立了专门资料室。从2006年起,我们逐步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门资科室。现拥有图书资料4000余册,范围遍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每年支出5000元左右的经费,用于订购图书资料及部分报纸和学术刊物,以满足教师的教学科研需要。此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的社会实践考察中,都要购卖所需要的书籍和光碟。
2、网站建设特色明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有专人负责,不断充实和更新网站资料,较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在教学方面,主要有教学制度、师生实践教学、教研教改以及两个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和省级教学团队的相关资料。尤其是省级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料比较齐全、丰富,能够与师生互动,满足了课堂教学以外师生沟通的需要。另外,实践教学资料中学生实践内容丰富,激发和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爱好与兴趣。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绩斐然。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我们与娄星区双江乡逸城希望小学共同建立了以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云(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基地于2010年6月筹备建立,2010年8月30日正式签订协议,2011年4月29日正式挂牌。实践教学基地拥有教学场地、休息场地和调研设备,拥有我校指导教师4名,逸城希望小学兼职指导教师3名,每次能承担200多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绩和影响。此外,学校还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2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4个、德育教育基地8个(湘潭市韶山毛泽东故居德育基地,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德育基地,双峰县蔡和森纪念馆德育基地,新化县罗盛教纪念馆德育基地等)。
(三)课程建设成绩突出
根据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本科大学生开设5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形势与政策”。
1、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再次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这2门课程在教研教改和实践教学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开展了诸多重要的教学教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至2012年,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经湖南省教育厅验收合格。
2、教研教改在总体上取得重要成绩。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从2010年以来,5门思政理论课先后进入教研教改的深水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采取专题+案例教学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添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湘中名人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采用历史人物“六步式评点”教学法和讨论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采用撰写读书笔记和开展辩论赛等教学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采用撰写观后感+讨论的教学方法。这4门主干课程都出台了教研教改方案,全体教师均按方案执行。“形式与政策”课则形成了专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研室采用了集体备课+统一培训十集中说课的方式。2010和2011年,我部教师在省“形势与政策”课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反响很好。
3、实践教学形成特色。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为了搞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出台了实践教学方案,成立了相关的学生社团和研究会,在校外建立了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色,学校已作为特色项目进行立项培育。2007—2008年,与校团委联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2009年开始,除与校团委联合开展社会实践外,我们另外单独组织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我们举办了学校首届时政论坛,得到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以思想内化和知识理解为核心的课堂实践教学(为课堂教研教改的主要内容);②以思想外化和知识迁移为核心的校园实践教学;③以思想升华和知识应用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教学。
4、教学成果获得丰收。2010年以来,我们立项各级教研教改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3项,省级课题12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3篇,教学获奖12项,其中省级5项;2013年,由彭朝阳、杨国辉等5位老师申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社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这些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2011年,彭朝阳教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期间,向来自全国高校的200名教师作了实践教学的经验介绍。这些成果和经验,我们在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女子大学、邵阳学院、怀化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交流过程中作了经验推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教育教学特色明显
1、形成了“四结合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和形成了“四结合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四个结合是: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③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④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与能力拓展相结合。立体化主要体现在“模块性”、“层次性”和“交叉互动性”三个方面。“模块性”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拓展四个方面;“层次性”体现在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四个模块呈现出理论教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几个层次;“交叉互动性”体现在四个模块之间的互动协调,有机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2、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特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规划中有一个重点内容,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研教改、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团队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努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成绩。2012年,我院教育教学特色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社会三领域三结合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学校立项(全校仅4项)。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社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这标志着我部教育教学特色初步形成。
(五)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1、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我们对5门思政课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教研教改。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成绩评价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得到了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全校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我们一直贯彻以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三观”、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我们开办了“明德读经班”,系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展系列相关班级活动,所培养的学生品行纯正、知书达理、气质儒雅,学习积极性很高。本部长期以来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陶治了学生的思想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我们直接管理的大学生时事与政治研究会和大学生国学协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无论是从思想品质,还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此,我校涌现出了“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湖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蒋小波和充满孝心、失聪不失志的罗尚军等一批优秀大学生。我们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团队,指导教师多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挑战杯、德育实践项目和研究性学习项目多次在省级获奖和立项,获奖的层次和立项的数量一度在全校独占鳌头。2011年,我部杨国辉老师指导的项目获全国银奖,创学校历史记录。
2、社会评价良好。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稳中有升,2011年以来,我部教师的学生网上评分始终保持88分以上,名列学校学生评分前列。“形势政策与实践教学”教研室连续5年被评为全校优秀教研室。2013年,杨国辉老师在全校第四期教研室主任培训班上就“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专题发言。媒体对我院思政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报道。2009年以来,随着我院实践教学的开展与深入,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湖南日报》、《娄底日报》、《娄底晚报》、《娄底广播电视报》、《湘谭城市报》、中国日报网、网易网、新浪网、凤凰网、娄底新闻网、娄底电视台等许多媒体对我院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报道,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4年,娄底公共频道以“五年三下乡,麦穗随风行”专题报道了我院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