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周老师、毛老师
 办公室:0738-8222230|
 邮 箱: 583183208@QQ.com  
 中心QQ群:151077348 
 地 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 区氐星路开云(中国)梅山文化研究中心图书馆704、705

周探科教授等一行到涟源三甲、杨家滩等地考察古建筑群

发布时间:2013-11-16 08:17 浏览次数:

11月7日,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探科、美术系书记尹钟宏、中心秘书长毛攀云、吴东老师、姜珍婷博士等一行深入涟源三甲、杨家滩等地考察古建筑群。

三甲古建筑群

世业堂,庭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举人梁治达主修,至今200多年历史。主体建筑由6栋大厅堂、6个天井、近200间大小正房组成,占地8600平方米,有主副两扇槽门和两扇侧门及三扇后卫门。四周有一道2米多高的护卫围墙。院内多栋房屋、檐巷走廊相连,回廊交错相通,各栋之间有10扇二重门和三重门。楼上有绣花楼,从绣花楼到二楼、三楼各房间乃至到前栋二楼各个房间都不须下楼。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外砖内木,花格木窗,主厅大门前的木墙和厅堂内相连的木门都雕刻着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三四十幅雕刻,人、物繁多,大到亭台轩榭,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各种人物,小到瓦片、树叶、树枝,图形线条清晰可辨。不少人物造型,隐含着动人的历史故事,特别是正厅屋的大幅木雕挂帘,天井底部的石刻、砖壁的灰塑,以及住户的雕工精美的古老花床,令人赞叹。院落主人的父亲和下几代都有人任相当高的官职,其孙辈梁希杰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日本,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同窗好友。曾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任职,解放后任湖北省政协常委。田中首相来华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与老友梁希杰见面,随后两人在武汉会见。

于时处,始修于清代咸丰初年,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屋高6.5米,风火墙高8.5米。庭院两进两横四天井,共有厅屋12间,房舍120间,砖木结构,布局合理,雨天在院内行走不湿鞋。屋名为清朝同治7年榜眼及第、翰林院编修、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庭院每个堂厅和四对圆柱都有对联,是三甲古村对联最多的庭院。房主人先后在外地修了颐寿亭、同乐亭、爱日亭等茶亭,以利过路行人小憩饮茶,配置专用亭田,所得租谷用来供养茶亭。还独资修建妹子桥,为首集巨资修复改建蓝田镇的新桥为石拱桥。建了养正斋、日新斋两个书屋,并专置学田会,资助读书人,另置专用学田做为终身赡养奖,秋收后全数按人按等奖给后裔中的秀才和举人。从前清至废除科举止,这里先后出了9个秀才、2个举人。解放前后,出国留学5人,大学生38人。

红旗居民点,1958年涟源县红旗公社拆除300多间正屋、40多间堂屋建集体宿舍和公共食堂,与次年底完工。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6栋平行的平房,每栋有12根廊柱,24间房,20间同样大小的房子左右对称结构分布,4间较大的房子是办公室和会议室,房屋正中是一条笔直的过道。整个居民点共144间房,结构整齐划一。毛主席语录还清晰可见,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公社化时期的社会形态。

杨家滩古建筑群

老刘家,坐落于杨市古镇东端,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分区分期建筑,持续80余年,至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竣工,占地三十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正堂两侧,右有“东壁门”,左有“西园门”,内设先祖厅堂四个,主堂“光裕堂”,分堂“怡怡堂”、“六吉堂”、“神武堂”。有住房二百多间,每户有房两三间,约50-100平方米,另有公房若干,粮仓四库13间,内卵石坪四块,外草坪两块,水塘两口。堂屋以众多的天井而著称于境内外,据说原有天井108个,现在尚存48个,小的约三五平方米,大的约百余平方米,这些天井具有采光、通气、排水的功能。天井阶基是通道走廊,上有屋檐相盖,行人可晴不怕晒,雨不湿鞋,又能保持冬暖夏凉的气温。较大天井的四方住房,围成一个小的四合院,两端有通道门槛与邻相连,这样的门槛有六七十个。堂屋坐北朝南,前有涟水蜿蜒东下,远有龙山耸立对峙,后有闹市复兴街,四周有高墙相围,为统式建筑结构。建筑科学合理,纵横交错的走廊把各堂院连在一起,是一栋青砖花瓦马头墙、飞檐翘臂、雕梁画栋的古宅大院,现在正厅中还悬挂着清同治皇帝御赐的“大夫第”牌匾。清朝中期,杨市刘姓兄弟数人先后晋升为朝廷显贵,有湘军将领刘连捷、刘腾鸿、刘腾鹤,云贵总督刘岳昭,朝议大夫刘岳旸,中宪大夫刘岳昀等,刘氏家庭显赫一时。

存厚堂,清代湘军名将刘岳昭的弟弟刘岳睃的府第,始建于同治年间,历时数年方才建成,是杨家滩现存最为美观气派的堂屋建筑之一,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五进院落,坐北朝南,河边建有专用码头,门前有一口水塘,用清一色的条石砌成,左右门柱上代表权威的石狮雕刻,规模宏大,建筑特色有点仿效故宫,青石铺就的天井,高大粗壮的立柱,古朴雅致的落地雕花长窗,粉墙黛瓦,屋脊高翘,宅内一物一景无不充溢着江南小镇古老文化的韵味。

师善堂,湘军名将刘连捷之子于同治年间所建,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能居住200余人的大院落,院内雕梁画栋,至今留有的雕花缕刻,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还是其设计和制造工艺,都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隔扇、裙板和绦环板上,有《八仙过海》、《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与迎婚嫁娶等多种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瑞兽栩栩如生。

云桂堂,为当地土财主始建于明代,彭姓,后其子孙凋零,于清同治年间转卖给刘连捷亲家彭胜安,彭胜安在原基础上扩大建而成为现在的四进院落,大院气势恢宏,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花瓦屋,正面是广阔的田野,门前长约180米的青砖烽火墙至今犹存,走进正门有宽约10米近400平方米的正屋大厅非常壮观,两边分别第一横是厢房,第二横是耳房,第三横是杂房。除了稍有破旧外,基本还保存着原貌,可见当时建筑之精良。

(毛攀云)

上一条:唐浩明先生受聘为我校区域文化研究基地学术顾问

下一条:中心深入新化水车考察文化遗产资源

关闭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梅山文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恒远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