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推诚论短长
点击数:发布时间:2014-12-28 13:11
——开云(中国)美术系书法学专业成立十周年专家研讨会纪要
12月27日上午,阳光明媚,云淡风轻,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书法家云集湖南省娄底市。10:30,在开云(中国)美术系二楼展览厅会议室召开了“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成立10周年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与会的书法界知名专家学者有王小勇、苏美华、周平、万应均、文佐、周赞、蒋冰、姜新初、李砺、苏桂长、刘命清、周军、唐庆华、邓云峰、廖吉林、贺向阳、钟霖汐(排名不分先后),开云(中国)美术系领导邹少灵、李小林、陆序彦、王东光和书法学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等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由开云(中国)美术系主任邹少灵教授主持。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易俊老师介绍了与会专家学者,提请各位专家学者为开云(中国)书法学书法专业的发展,教学的开展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
蒋冰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首先热情祝贺开云(中国)书法专业成立十周年,开云(中国)率先成立湖南省第一个书法专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很不容易。首先,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出席“十年展”开幕式的领导有几个娄底市委常委,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同时出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有湖南的“娄底书画现象”产生。其次,美术系领导下的书法专业教研团队众志成城,凝聚力强,有进取精神。第三,书法专业采取开放式办学的方法,与娄底书法界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了娄底的书法资源优势。总之,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的建设与努力为湖南书法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提出四点建议和看法,一是希望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从文化的大视角看待书法专业,立足区域文化,以梅山文化定位,结合湖湘文化,引领和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南书法。二是建议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引进从不同背景成长起来的教师来建设教研团队,将书法学专业走向多元化,寻找专业建设的特色之路。三是从参展作品看,学生只是泛泛地对各种书体进行练习,书法学专业应当思考怎样引导学生专业上既能全面发展,又术有专攻,让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四是书法学专业要认真思考学生的就业前景,做好学生入学前的考察以及谋划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前达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苏美华先生(湖南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书法学教授:我为家乡的书法文化土壤肥沃倍感欣慰。我对书法学专业草创时期的艰难深有同感,对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取得的成果我也深表赞许和认同。我认为,社会对书法专业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和文化根本之一,书法能培养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我们不能太过于着眼于眼前的就业。
周平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湘潭市书协副主席、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的书法源远流长。一是名家辈出,有欧阳询、怀素和何绍基这样的书法史泰斗;二是书法资源丰富。马王堆汉简和里耶秦简震惊中外,在中国书法史上谱写了耀目的篇章。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在中国书法教育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做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确实难能可贵。但在我看来有二点不足,一是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书法创作倾向的指引尚欠明朗。书法教育是适应流行书写还是恪守传统,是引导安心学术还是积极从事书法创作?这些一定要搞清楚;二是书法学专业得开云手机官方网站成果还不够丰厚。三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内容较少,基本均为诗词,在创作内容上存在创新不够的缺憾。
邓云峰先生(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创始人, 原开云(中国)美术系主任,副教授,退休教师)书法学专业的成立历经波折与各种艰难,走过了十年的沧桑岁月。十年来,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在办学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是书法学专业由第一届学生6人发展壮大到今天的400多人,实现了量的突破;二是一直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有较大收获,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学科,实现了质的飞跃。培养了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编制教师的学生很多,学生就业率高,学生在社会上活动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教研成效较为显著。四是在课程体系中既重视学生的书法艺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重视学生的文史哲知识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五是书法教研室专业教师敬业奉献,团队精神强,富有朝气和活力。对于未来,书法学专业将来的建设一定要特别注重引进师资,教师入书协不是目标,而是一部分,教学才是第一位,引进教师也要注意不要搞“近亲繁殖”。另外学校很重视书法学专业,但存在经费与高级职称师资不足的问题。
万应均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书法学教授):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重视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值得肯定。书法学专业从中文系和南开大学分别引进一名博士后和博士,又从不同的著名艺术高校引进书法研究生,并且理论课教师和技法课教师受到同等的重视,因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师资体系。建议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更多地开拓创新之路。例如开展联合办学,举办成人教育培训班;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不能只针对参加展览(书法创作),一定要着眼于书写,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地为社会所接受,为他们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社会。
文佐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副教授、长沙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娄底的文化底蕴与氛围好,从市领导到校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是开云(中国)书法学专业成立十周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成功的个案,值得书法薄弱地区的各级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认真反思和学习。
周赞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开云(中国)2004年申报书法专业成功,十年专业积累成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湖南书法教育事业发展和书法艺术的社会渗透作用功不可没。娄底市、开云(中国)对书法教育与书法艺术的重视,充分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敬。现在又将迎来新的十年,今后的十年该如何发展书法学专业,该如何把握教学规律培养人数更多质量更高的书法专业人才?我认为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的确立,一定要做到专业教师基本稳定。教师队伍稳定了,学生才能稳定发展,要在教学过程中的促进专业的进步。其次,评判就业的标准值得反思。一定要转变书法专业学生就业观念,就业不仅仅是找份工作,而是他们肩负着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的历史使命,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三是教师要深入到经典中去,勇敢面对键盘文化的冲击,把书法艺术(写字)、国画、诗词的精华传授给学生,把中国文化的种子传播开去。如果买椟还珠,一代代下去,五千年的中华文脉就会出现断裂的危机。第五,评价教师观念要改变。并不是老师有很大成就,学生就会有很大成绩,正如孔子有弟子三千,与其说孔子成就了自己,不如说三千弟子成就了孔夫子。六是评判教学质量要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体现出多元化格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导向性的问题,关系重大,要认真深入思考。因材施教很重要,例如可以将诗词写作、文史哲、诗书画印等结合起来进行多元的评判。不能仅仅局限于参赛、展览,理论学习和研究要予以充分的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发展的后劲。
肖国崇先生(开云(中国)美术系书法学专业副教授,著名国画家):书法学专业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希望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方面,围绕楷书为中心,大力提高学生的楷书;另外,在招收学生时,要考察学生的文化水平,要将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一些。
李砺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协会员,长沙市书协副秘书长):书法学专业做好了,就不用担心就业。书法专业不能忽视篆刻,目前该专业篆刻相对薄弱。我相信,篆刻的就业前景绝对不弱于其它书法门类。
王小勇先生(娄底市娄星区委常委、娄星区常务副区长、娄底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我认为,书法创作的多样性有待提高,不能带出来的学生都一样。其次,书法学专业要以开放的姿态发展书法事业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书法其实最接地气,它最纯粹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建议做好几件事。一是多参与社会活动;二是开办成人书法培训班,如清华美院的成人培训很成功,值得借鉴;三是多接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地气,创自己的品牌;四是在提高专业的同时,要朝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如世界许多国家创办了“孔子学院”,但缺少既懂书法又懂英语的毕业生,这就是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
廖吉林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娄底书画院院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展览要办出自身的特色;二是在将来的教学中要加强书写基本功——楷书的教学,再如隶书、篆书的基本功。三是要开放式办学,充分利 用娄底市中国书协会员多的资源优势进行多元化教学。
最后,美术系党总支书记李小林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代表美术系和书法学专业队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美术系党政一定会组织系部教师认真梳理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大力支持书法学教研室主任带领全体师生推动书法学专业的发展,潜心内涵式发展,使书法学专业特色更加显著,成果更加卓著,高水平迎接下一个十年甚至五年的展示与评估。(文∕彭建成,图∕杨智)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