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开云手机官方网站|本馆概况|新闻动态|数字资源|读者服务|读者荐购|图书推荐|参考咨询|党建工作|工作计划
公 告
真人图书馆第38期开馆啦
泛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
关于举办2023年图书馆...
第九届文学名著电影欣...
2023年湖南人文科技学...
关于2023级新生参加入...
超星移动图书馆最美校...
掌阅精选七一建党节主...
关于暑假期间开放自习...
“红星印我心精神永‘...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开云手机官方网站>>读者服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一校一书阅读征文>>正文

《红楼梦》读后感(1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4日 15:48  点击:

1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陈佳新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对于探究中国的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有很大的意义。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是描写清朝的事情,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仍有很大的意义。

《红楼梦》 中跛足道人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宝、黛、钗的爱恨纠葛、王熙凤为人的狠辣,都在给予我们人生道理。 跛足道人以一首《好了歌》出场,“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生在世,或为名所累,或为利所困,或为情所伤,或兼而有之。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不但变幻莫测,而且让人陷入了苦海之中难以自拔。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就是说人生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人生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而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够做到不为名利生活的呢?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雷锋,也不是每个人都是郭明义,许多人就是为了名利而生活。现实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人懂得满足,又有多少人明白正确对待功名利禄、金钱财富;正确处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掌握好这个“度”?

细细品读《好了歌》,他已经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能过分追求,也不能消极对待,掌握好度可以活得更加轻松,人生过的更加美好。 爱情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人生主题,而宝黛钗之间的爱情不值得我们借鉴。贾宝玉独爱林妹妹,两人情投意合,相互欣赏。但是黛玉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像贾府那样的名门望族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做未来的当家主母,最终让宝玉娶了更加适合名门望族的薛宝钗,最后黛玉焚稿断痴情,含恨而终。可是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后的结局怎样呢?按理说宝钗两人应该可以相敬如宾,携手白头,但是结局却不是这样,宝钗一心想让宝玉走仕途,而宝玉偏偏不,一心想要和府里的丫鬟们梳妆打扮,最终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宝玉离家出走,剃发为僧。他们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情投意合有时比门当户对更加幸福。

现在的社会中,女孩子被包养的事件层出不穷,物质条件已经成为爱情或者婚姻最重要的条件。但是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却在告诫我们不能过分注重物质条件,志趣相投,价值观一致才能让婚姻更幸福。古人言:“给人以活路,给己一退路。”告诉我们做事要给人留有余地。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为人做事狠辣至极,从对待贾瑞,尤二姐的事情来看,王熙凤一心致人死地,不留余地。即便是最后帮她收留巧姐的刘姥姥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只有最后贾府被抄家,知道自己已染重疾不久将离开人世才对刘姥姥善言善语。王熙        

凤常年身居高位,自然看不上刘姥姥这种“下等人”,可是临终之际可托付的也只有这个下等人。如今的社会,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你能不能有优先权。普通的打工仔与位高权重的人比起来打工仔可以直接忽视。阿谀奉承已是常态。王熙凤的结局除了当时的世道之外,她自己的为人占了很大一方面,贾府被抄家,佣人仆人那么多,照顾巧姐只是举手之劳,因为她的狠辣,不留余地最终可托付之人竟只有刘姥姥一人,所以啊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长久不衰。

曹雪芹与《红楼梦》随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时刻都在,无论何时都影响着我们。如果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那么《红楼梦》就是东方的《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从中受到启示。

【三等奖】

上一条:红楼终成黄粱一梦 下一条:难得糊涂——《红楼梦》读后感

关闭

设为开云手机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地址: 开云(中国) | 邮编:417000 | 电话/传真:0738-8325392   版权所有© 2012 开云(中国) 图书馆